中国汽车哪个技术路线更容易“卷”出去?

日期: 栏目:技术新闻 浏览:

  面对国内短期内难以消化的产能,中国汽车企业在国内汽车市场不可避免地将面临短期内无法结束的价格战。在这种情况下,出海成为最好且似乎是唯一的选择。

  在众多的海外市场中,由于美国已经通过关税关上了大门,欧盟和东盟成为国内需要重点突破的两大市场。同时由于欧盟的购买力更强,因此中国车企在过去一段时间里一直把它作为重点突破的市场。

  以德国大众和BBA为代表的欧洲车企集团在造车领域一直是国内车企的“老师”。时至今日,在传统燃油车领域,那些跨国车企集团身上依然有不少值得国内车企学习的技术。

  但是随着新能源汽车时代的到来,尤其是电动车时代的到来,中国车企利用先发优势在产品力和成本方面构建了比较大的领先优势。这使得中国制造的电动车在欧洲市场备受青睐。但如今来看,这个趋势似乎有被打破的迹象。

  根据欧洲汽车制造商协会(ACEA)发布的数据,8月份欧洲纯电动汽车注册量出现了大幅下滑。同比下降36%至125,833辆,为欧洲电动车市场销售前景蒙上了一层厚厚的阴影。而纯电动汽车的市场份额也从去年同期的21.7%下降15.7%。

  在欧洲主流的五大汽车市场中,有四个出现了电动车销量负增长。其中德国、法国和意大利的销量降幅尤为显著,分别下跌27.8%、24.3%和13.4%。从见年1-8月的维度来看,欧洲新车累计注册量同比微增1.7%,但是纯电动汽车销量同比下降36%。

  导致电动车需求疲软的原因也有许多。当下,不少欧盟国家都取消或者减少了电动车补贴,而欧洲本土的电动车价格本来就比较高,入门级电动车的市场出现了空白。在整个欧盟经济复苏前景并不明朗的当下,消费者不愿意在电动车上投入太多的资金。

  惩罚性关税阻碍中国电动车进入也是导致欧洲电动车注册量下滑的另外一个主要的原因。为了避免工作机会或者整个汽车行业的产业链机会被中国车企/零部件企业夺过去,欧盟对中国的电动车课以惩罚性关税,其中在欧洲电动车市场上已经形成气候的上汽MG受到的冲击最大。

  欧盟给出的信号也非常明确,打压中国电动车在欧盟的发展势头,为本土车企的电动车赢得时间。而随着欧盟进口中国制造电动车关税的落地,中国制造的电动车价格必然会水涨船高。这其中不仅有MG、比亚迪、极氪这些中国品牌,也会影响到沃尔沃、特斯拉、大众、雷诺等欧美汽车企业。这就会进一步压制欧盟消费者购买电动车的积极性。

  2024年上半年全球新能源汽车领域一个比较显著的特征就是混动车型的异军突起。无论是在中国、美国还是在欧盟,混动车辆正在凭借其相对更低的成本、没有里程焦虑且没有对基础设施额外依赖的特征,正在成为汽车买家的新宠。

  在混动汽车的家族图谱中,以比亚迪、吉利为代表的中国车企所研发的长续航插混车型在国内市场尤其受到消费者青睐。和欧美插混车型只有几十公里的纯电续航相比,中国的长续航插混车型的纯电里程动辄超过100公里,甚至可以达到200公里,且综合续航也能轻松超过1000公里。而欧洲卖得最好的插混车型沃尔沃XC60PHEV在国内插混市场完全没有什么热度。

  对于普通用户来说,其日常通勤完全可以被国内的插混车型的纯电续航里程所覆盖。即便遇到频率较低的省际间出行,那么这类车型可以和油车无异,完全没有里程焦虑。更为关键的是,欧美车企之前都还没有把精力放在这一块。

  在特斯拉效应的带动下,无论是美系的通用、福特以及欧系的大众、BBA、沃尔沃等,都把全面纯电动作为自己推进的方向。在电动车需求量短期内受到压抑的情况下,它们出现了短期内的产品真空。

  不可否认的是,这些跨国车企巨头也有能力研发出同类产品。但考虑到这些车企的内部研发流程,相关产品最早也需要三、四年后才能问世。这给了国内车企巨大的市场空间在欧洲市场去争夺燃油车的市场份额。

  在国内市场曾经出现过的自主品牌插混车型把合资车企打得毫无还手之力的局面肯定有希望在欧洲大陆再度重演。

  燃料电池,相比于纯电动和混动技术来说,是一个比较冷门的领域。但今年9月5日,丰田和宝马签署协议,双方将共同研发第三代燃料电池系统。基于这套系统,宝马将在2028年开始推出新一代的燃料电池车型。这也预示着,燃料电池在欧洲大陆市场依然可以保有一席之地。

  其实导致燃料电池技术无法落地的主要原因还是在于燃料电池动力系统本身偏高的成以及对基础设施比较高的要求。

  但燃料电池汽车本身具备没有续航里程焦虑、补能时间较短且低温情况下表现较好等这些特点。而这些特点注定了燃料电池在很多气候寒冷的北欧国家以及干线物流场景下有着不小的发展前景。

  在国内车企中,也有不少车企在燃料电池领域像宝马一样保持持续的投入。像上汽、长城、北汽、一汽、广汽等,在乘用车或商用车市场,都有现成的燃料电池车型可以直接用来出口。

  但燃料电池汽车无法像电动车/混动车型一样找个经销商/代理商就可以大规模进军欧洲,同时周边是否有加氢站等基础设施也至关重要。这种情况下,国内燃料电池汽车进军欧洲最好的途径就是获得在当地的示范运营商机,这就意味着政府会主动进行周边基础设施的配套建设。而这或许也是宝马持续投入燃料电池的主要原因之一。

  从上述的分析就可以发现,在欧盟销售电动车受到限制之后,中国车企完全可以将重心转移至插混车型。至于燃料电池,则考验国内的车企能否在欧洲找到示范运营的商机。经过四十多年的合资,国内自主品牌在造车领域的能力已经突飞猛进。当欧盟堵上电动车的大门之后,国内车企在新能源以及智能网联积累的底蕴足以再打开一扇新的窗户。

标签: